香港澳门资料免费

  • 分类导航
    • 福利彩票3D双色球
    • 油车汽车
    • 植物花草
    • banner
    • banner

    来了产能过剩橙色预警

    文章来源:admin   时间:2024-03-06

     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,卖不出去的牛奶就会被倒进河里;当汽车产业过剩时,也将不可避免地陷入“牛奶过剩”的困境。

      3月1日,本是各大车企宣布月度销量的“重要日子”,超过9家车企降价或限时优惠的消息却成为霸榜热点,包括上汽大众、飞凡、奇瑞等。这被视为对比亚迪发起降价的回应。如今,十几天过去了,价格战不仅没有平息,反有愈演愈烈之势。

      随着传统车企转战新能源赛道,一众新势力在技术和资金的双重压力下,力不能敌,纷纷倒下,而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倒逼行业洗牌的观点甚嚣尘上,行业兼并重组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。更“卷”的2024年,会有哪些车企倒下?兼并重组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一剂良方吗?今年车市会上演多少“大鱼吃小鱼”的故事?

      如果说,2023年的价格战是由特斯拉“卷”起的,那么,2024年的“源头”无疑是比亚迪。新年刚过,比亚迪旗下荣耀版车型开出最低售价7.98万元,入门门槛相比去年又下降了2万元。

      能发起价格战的,自然是行业龙头企业。“领先者”凭借规模优势,在成本、技术、市场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,居高临下发起价格战为的是让对手感到窘迫:让利润还是让销量,“跟”还是“不跟”?

      比亚迪降价当天,长安启源、哪吒汽车、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品牌等品牌就在第一时间跟进降价,接下来,又有多家车企陆陆续续宣布了降价政策或推出限时优惠。

      3月2日,零跑全新C11上市,不同于以往,新车增配后价格“不升反降”,纯电车型价格为15.18万元-20.58万元,较老款下调4000元;增程车型价格为14.88万元-18.58万元,较老款下调1000元。当天,问界也跟进降价。即日起至3月底,问界M5系列车型推出限时购车优惠,最高赠送5.7万元权益。

      3月3日,又有车企接连动作。广汽埃安宣布,AION Y Plus星耀版车型正式上市,售价9.98万元。传祺新能源ES9也推出至高享4.6万元购车权益。同时,小鹏汽车宣布,3月31日前,小鹏G6全系车型限时立减20000元,优惠后售价为18.99万元起。

      时至今日,车市价格战仍未显示出丝毫减弱的迹象。平安证券日前发布研报称,头部新能源车企在2024年增速承压,因此以头部新能源车企主导的价格战将延续,尤其是10万元-20万元的主流价格带,将成为众多车企争夺的焦点。

      造车,几乎已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,2023年前11月,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仅为5%,与2022年同期相比,又降低了0.7个百分点。

      相当一部分车企表现出无力应对,例如最近暴雷的高合汽车,或将成为2024年第一个倒下的新势力。曾经以“革新者”姿态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势力,如今早已是溃不成军,仅2023年,就有威马、爱驰、天际、宝能以及恒大等相继暴雷。

      不同于“无力应对”的车企,部分车企则是尝到了“卷”的甜头——销量实现正增长、竞争对手不堪重压、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……价格战之下“剩者为王”,一些车企2024年提出了销量翻倍的目标,这也注定了多数车企仍在“高压”下继续前行。

      “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‘血海’竞争的第一年,也是淘汰赛的第一年。”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开年全员信中如是说。

      数据显示,我国乘用车整体产能布局接近5500万辆,而年生产量约为2300万辆,利用率仅为五成,低于七成的健康水平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冲击下,燃油车市场份额缩减至七成左右,这给对燃油车依赖度大的传统车企提出严峻考验:如何稳定市场份额,如何利用手中产能?

      目前,大众汽车在华产能约552万辆,按照2023年产量300万辆核算,利用率仅54.3%;北京现代和起亚两大韩系品牌在华产能接近200万辆,利用率不足两成;日系品牌2021年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,如今产能利用率下滑至51%左右;上汽集团三家合资品牌的年产能高达575.6万辆,2023年合计产量约362万辆,产能利用率也仅为62.9%。

      除了合资品牌面临产能过剩的严峻问题外,部分自主新能源车企的产能状况也值得担忧。近年来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“超预期”,各地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企业积极扩张产能规模,如今却遭遇破产潮袭击,大量新能源工厂被空置。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,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整体产能利用率仅为47.5%左右。

      据不完全统计,高合、威马、爱驰、天际、宝能、恒大,合计年产能就超过了70万辆。再看看2021年、2022年两位“销冠”:蔚来产能预计为48万辆,去年实际产量仅为22万辆;哪吒三家工厂已达成30万辆产能,去年实际交付量12.75万辆,两者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五成。

      更早些时候,新势力大多采用“代工模式”,例如蔚来找江淮代工、小鹏找海马代工,这种模式反而将当初的闲置产能“用活了”。只不过,后来大家还是热衷于自建工厂。

      自建工厂可以带来两方面好处:一个是制造优势,以何小鹏的话来讲就是,“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基础在于制造,核心在运营,电动和汽车核心是硬件,而硬件体系里面的研发、生产、制造、品质是基础。”另一个就是“圈钱”优势,自建工厂这一固定资产摆在那里,和资本市场谈判时无疑是一大利器,对于企业而言,更有利于为长远发展持续“输血”。

      当然,优势车企建厂还能极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,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形成集群效应,为当地经济贡献税收。因此,这一举动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。

      事与愿违的是,当初“跑马圈地”的工厂大量闲置,部分车企黯然离场,部分车企开启了“卖卖卖”模式。中国汽车市场“洗牌”加剧,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,都不得已卷入到这场纷争中。

      2023年11月,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,北京现代重庆分公司挂牌转让相关资产,转让底价为19.17亿元,相当于建设时77.5亿元总投资的24.7%,较第一次挂牌的36.84亿元降价17.67亿元,较第二次挂牌的25.8亿元降价6.63亿元。

      在难见起色的情况下,北京现代通过“卖工厂”来缓解生产经营压力。然而,即便是三折甩卖,闲置工厂依旧无人问津。

      作为北京现代最早的“接盘侠”,理想汽车早在2021年就拿下了北京现代第一工厂。但对高合汽车的“暴雷事件”,理想汽车CEO李想却有话要讲。

      “经营不善而并购产生的社会损失是10的话,经营不善倒闭的社会损失则是100。这是合理市场竞争的结果,接下来还会有不少新品牌会遇到经营和资金的问题。”李想认为,国家应该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体系,包括资质相关的问题。他还以北京现代第一工厂为基础模型,特意算了一笔经济账:

      一、工厂4500名员工,加上按照行业1:6的供应商和周边服务比率,一个工厂可以为3万人带来稳定的社会就业;

      二、按照理想汽车常州工厂1000亿元营收估算,加上供应商及合作伙伴,将创造超过1000亿元的经济产值;

      无独有偶,针对车企倒闭的后续问题,2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,对于倒闭的车企,其他有实力的车企对其进行兼并重组,将成为主要解决方式。

      更早些时候,2024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,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表示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亏损严重,车企成本居高不下,批量小产品多。未来,兼并重组、关停并转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常态。

      近些年来,部分传统车企已经采取内部转化的方式,来解决了燃油车产能过剩问题。

      一类是改造升级。传统车企不必重新扩建新能源工厂,而是通过改造升级来提升新能源产能。比如,广汽埃安成功接盘了广汽菲克、广汽三菱两大品牌的燃油车工厂,并改造为新能源汽车工厂,实现了增产扩能。

      二类是出售或转让。比如北京现代出售了两座工厂,神龙汽车将二工厂转让给东风本田等。

      当然,还有另外一类更为优选的做法——“内销转出口”模式。2023年,中国汽车出口跃居世界第一,宝马、特斯拉等品牌的中国工厂已成为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。北京现代、起亚等企业也通过出口业务盘活了国内部分闲置产能。更多的自主品牌车企则是积极布局海外市场,以消除国内燃油车销量下滑对产能的影响。

      纵观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史,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韩国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,汽车市场都是经过了几十年发展,车企也是在不断淘汰洗牌中兼并重组,形成了通用、福特、丰田、大众、现代等汽车巨头。这些企业合并整合资源、降低成本,将关键技术与产能共享,最终实现集团稳步发展。其旗下的不同品牌,既可以对外保持独立发展、各有特色,又可以各自掌握核心优势、分赛道竞技。

      汽车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,走向市场“出清”阶段,这是行业发展必然。其实,“泡沫”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,正如《技术革命和金融资本》中提到的,金融泡沫是技术革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而且对技术革命发展是有意义,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。

      对消费者来说,对价格战是乐见其成的,在居民收入承压的背景下,购车已成为刺激消费的一大利器,降价也让汽车生活与人们越来越紧密。

    上一篇:粉丝提前“发布”小米汽车:售价1499万元起、四个版本详细配置公布
    下一篇:小米汽车售价曝光:上限要超30万 第一款是轿车
    【返回列表页】